形式和使用情况如下:附合导线,导线起始于一个已知控制点B而终止于另一个已知控制点C,已知控制点E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定边与之相连接,也可以没有定向边与之相连接。该导线形式具有3个检核条件,包括1个坐标方位角条件和2个坐标增量条件。
布设形式为: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三种形式。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闭合导线 (closed traverse)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附合导线 (connecting traverse)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支导线 (open traverse)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 2 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此外,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有点式测量、链式测量和网式测量。点式测量是指在测量区域内设置若干控制点,通过对这些点的测量来确定区域内其他点的位置。这种布设形式适用于需要确定具体位置坐标的测量任务,例如地理测量、道路测量等。点式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等仪器进行。
按照导线前进的方向,在前进方向左边的是左角,右边的是右角;坐标方位角根据坐标反算求得即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按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允许的角度闭合差为 。如果 ,则按角度闭合差按“反其符号,平均分配”的原则,对各个观测角度进行改正,改正值在表格中写在角度观测值的上方。改正后角度之和应等于 ,作为计算的检核。
如果你要在A,F之间加密导线点是无定向导线,计算比较麻烦,如果A,F可以通视,可在任何一点立仪器,用另一个点为后视,这样可以直接用全站仪测量。左,右角是前进方向的左右。
-07-24 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6 2019-02-19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闭合差有( )。
双定向附合导线是一种测量地形地貌及工程结构物等的重要工具。其近似平差步骤如下: 布设导线:首先需要在测区内依据测量需要和地形条件确定导线的起、止点和方向。导线的长度和方向应尽量优化。 进行测量:按照设计的导线路线进行测量。在每个控制点上都要测量其至少两个方向的初始角度和水平角度。
附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通过测量夹角和边长计算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称为导线测量,常用的导线测量还包括闭合导线和支导线。附合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点,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导线测量。
导线精度) K F/D(1÷F×D)坐标增量计算:△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 D :实测两点间的距离。a :实测两点间的方位角。近似平差方法:①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Fβ÷N(N表示测站数)=∩(角度均值),然后将角度均值加到实测右角中。
α=75°。计算点的坐标方位角:αCD=90°。根据上述公式和数据,可以计算出附合导线坐标增量的值。附合导线平差的一般步骤 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
您好!布置符合导线就是为了在加密控制点同时保证加密点达到所规定的精度等级,通过闭合尾端两已知控制点得出偏差并加以修正,得到符合精度等级要求的新点。所以,cd两点要求通视,只有通视才能计算出符合导线角度理论值。如果不通视就不能算出角度实测值和理论值的偏差,也就无法进行角度平差。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全过程如下:首先,绘制好导线略图,导线略图为了示意导线的走向,只要大小与实际差不多、方位相似即可,然后将已知的数据正确抄录在图上。接着,将实测的数据填写在导线计算表上,需要填写观测角、边长、起始方位角、起始坐标和点号。切记一定要按照要求填写,不要写错。
用全站仪做其附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先在B点架仪器,输入B点坐标为测站点,A点坐标为后视点,照准后侧C点的角度和BC的距离;然后再C点架仪器,B点作后视,测D点的角度和CD的距离,如此类推,前提是A,B是两个已知点。注意到最后一站的时候仪器要驾到E点去,当然E,F必须是已知点。
附合导线计算表格带计算公式如下: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αAB=N1+(D1/1000)*(3600/180)+(D2 / 1000)*(3600 / 180)-N2。
附合导线是导线测量的一种,通过测量夹角和边长计算点的平面坐标的方法称为导线测量,常用的导线测量还包括闭合导线和支导线。附合导线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开始测量,经过若干未知点,到达另一个已知点,然后通过平差计算得到未知点平面坐标的导线测量。
附合导线的改正数计算涉及到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通过将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然后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站,来改正角度测量值。具体公式为(理论水平角值-观测角值)除以观测角数。理论水平角则通过多边形内外角和公式确定,取决于观测的是内角还是外角。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计算前必须按技术要求对外业的观测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核算,然后将观测角度的起始方位角、边长和起始点坐标分别填入表6-3的第2,5,6,11,12栏,并绘出导线草图,按导线计算的程序在表内进行坐标计算。下面结合实例介绍闭合导线的计算方法。
附合导线是需要4个已知点或者是两个点加上两个已知点的方向角。 A B C D 没法做附合导线的,可以做无定向导线。做附合导线需要起始已知点 A B 中间未知点Q1 Q2 Q3 Q4 Q..最后是终点已知点C D才行的。其中要测量每相邻两个点的方向值和距离来结算未知点。
附合导线A-B-C-D-E-F,用全站仪做其附合导线测量的步骤是怎样的?是不是先在B点架仪器,输入B点坐标为测站点,A点坐标为后视点,照准后侧C点的角度和BC的距离?然后再C点架仪器,B点作后视,测D点的角度和CD的距离,如此类推,前提是A,B是两个已知点。
附合导线A-B-C-D-E-F,用全站仪做其附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先在B点架仪器,分别正倒镜照准A和C,测量方向值(测量时,读水平度盘读数,然后用C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减去A方向度水平度盘读数,正倒镜分别计算,求出两个∠ABC的值,将两个值平均值求出),然后测量AB和BC的水平距离。
选取一个闭合回路,并在每一个点上做好标记,起始点为A点,后面三点顺时针分别命名为3。
附合导线;起于一个已知点,止于另一个已知点的导线 (3)支导线;起于一个已知点,止于一个未知点的导线。
在附合导线中常测左角,也可测右角,但要统一;在支导线中既要测左角也要测右角,以便进行检核。各等级导线测角时应符合其相应的技术要求。连接测量:当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须进行连接测量,即进行连接边和连接角测量,作为传递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依据。
然后再C点架仪器,B点作后视,测D点的角度和CD的距离,如此类推,前提是A,B是两个已知点。注意到最后一站的时候仪器要驾到E点去,当然E,F必须是已知点。这样才能构成附和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