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存在具有显著的实际价值。他们的核心职责是在信息系统建设和集成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拥有这一证书的人员展示了他们在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使得企业在选择项目团队成员时,能够优先考虑这些经过认证的候选人。
软考证书作用显著,对于初次接触软考的人员而言,系统集成的难度适中,通过率较高。自学的考生也十分普遍,主要依赖记忆关键知识点。考试时间安排自202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定于下半年11月份。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全面采用计算机化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包括3章计算机知识和PMP项目管理知识。
好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不难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比较偏理论,对于个人的理解和分辨能力有一定要求。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普遍通过率是在10%左右,但是并不表示考试真的有那么难。因为考试本身没有报考条件的限制,且考试报名费用很低,很多人都不重视考试。所以通过率普遍偏低。
考试含金量高,肯定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你不花时间和精力来备考,通过的几率比较小。因为考试考察的知识面比较广,需要你掌握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要提前梳理知识点。同时有案例分析的主观题写作,平时不练习的话容易找不到答题思路。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都是软考中级资格,要说更好考的话,根据往年考生通过率情况来看,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通过率更高,这可能也跟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报考人数比较多有关。难度的话,两者应该差别不是很大。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证书的难易程度和备考时间因人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它需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它属于软考中级科目,侧重于管理知识,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较多。与其他中级科目相比,技术类知识较少,因此对于软考新手来说,备考相对容易。
1、项目收尾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法律法规标准在最后几章中提供总结和指导,包括项目验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相关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内容。全书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官方用书——《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应用、从应用到考试,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官方考试用书。
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 · 第2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的官方教材,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题目的出题依据,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应试者必读教材。JD、TB均有清华大学旗舰店官方店铺可购买正版书籍。
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是2009年新开考的级别。由于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知识点体系庞大,对考生而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申请中级项目经理要求专科毕业4年或者是本科毕业2年才可以的,而申请高级项目经理则要求专科毕业6年本科毕业5年才能申请。所以毕业年限达不到的话则不能成功挂靠。申请项目经理的时候是要检查毕业证的哟。个人材料的原件。
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参加并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专业资格考试;(二)具有IT相关专业学历且从事信息系统集成相关工作,如非IT相关专业则要加考IT专业知识。
至少有2项合同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系统集成项目;完成系统集成项目总额500万以上,其中至少一项合同额在100万以上、软件费用不低于30%的系统集成项目。
1、具备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一级或二级资质是必要条件。同时,要求有网络安全集成的成功案例作为实际能力的证明。
2、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资质等级划分为一至四级,等级越高,集成能力越强。一级资质单位具备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以下级别的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能力,涵盖了大规模到小型企业的广泛需求。
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指的是对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与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是衡量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能力的关键指标,它综合考虑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装备、系统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与素质、经营业绩以及资产状况等关键要素。
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是由信息产业部授权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的,以评估企业综合能力,包括技术、管理、服务、质量保证、设备、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业绩和资产状况等。获得证书有助于企业展示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享受优惠政策,并加强自身建设。
5、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根据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按照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作流程进行。
6、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必须通过资质认证并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建设方需选择具有相应等级证书的集成单位进行系统建设。信息产业部负责资质认证的管理工作,包括指定认证机构、发布标准和结果审批。资质等级分为一至四级,每级对应不同的工程承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