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遥感数据处理收费(遥感数据管理系统)

2024-07-29

国内外遥感研究现状

1、遥感技术正朝着定量化、智能化、动向化、网络化、适用化等方向发展,最近几年来遥感技术在各个方面获取了宽泛的应用,从抗洪救灾到遥感在检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上的应用,全领土地资源的检查等方面愈来愈多的应用到遥感技术,此后,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也将愈来愈广。

2、总的历程是,早期的遥感模型研究主要是利用遥感作为地质找矿的一种辅助手段,以研究和分析具体矿床的线、环构造在遥感图像上的反应特征为主要内容,缺少理论的总结和概括,更多的是对地质找矿的一个补充,难于独立地开展工作。

3、国内外遥感技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①直接基于遥感数据的分类技术。②从遥感数据中提取找矿研究中所需要的地质体标志或特征,如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蚀变岩类等。③遥感数据与地物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参数与遥感信息特征的相关性。

4、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生态环境研究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可以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开展多方面的应用研究,满足对于不同尺度、不同研究对象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需要。

5、在新型遥感探测、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等领域形成了国际影响力,重点发展海洋遥感、环境遥感等应用研究,并致力于定量化遥感方法和遥感一体化系统集成技术的创新。

6、与普通的遥感图像相比,高光谱影像实现了图谱合一,可视为“三维”影像,它融合了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所以在影像去噪与分类等处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除空间数据外的光谱信息。传统的高光谱影像去噪方法主要有基于空间维消噪和基于光谱维消噪(吴传庆等,2005)。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监测技术

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地质勘查法 地质勘查是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方法,通过对调查区域的地质构造、岩石特性等进行详细研究,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特征。具体包括地质测绘、地质勘探和地质实验等手段。

国际上,日本和欧共体等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日本通过遥感图像制作出全国1/5万地质灾害分布图,欧共体则总结了遥感技术在滑坡、泥石流识别中的空间分辨率要求,结合地面调查和GPS、雷达数据,实现了对滑坡活动的监测。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方法有遥感解译、地面测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山地工程、钻探、试验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等。遥感资料尤其卫星图像能大面积、周期性具体而微地把地面实况记录下来,为地质灾害的定时定位监测、预报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更是地学遥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国是地震较多的国家。

遥感技术可以让我们通过DEM了解受灾地区地形的真实情况,高光谱遥感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结构,从而预判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敦煌沙漠防护林被毁是真的吗?

我个人觉得情况是不属实的,因为敦煌万亩沙漠防护林并没有被毁,媒体爆料也都是谣言,并没有准确的证据证明。首先,现在社会新媒体发展的非常快,很多媒体就喜欢爆掉一些东西来增加热度,其实这都是不对的现象,敦煌的沙漠防护林并没有被毁,只是有一些媒体喜欢扑风捉影。

总之,敦煌防护林被毁事件是一起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但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整改和追责,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并没有。2021年1月26日上午,甘肃省召开“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敦煌市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调查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指出,阳关林场成立于1963年,距敦煌市区70公里,西北与库姆塔格沙漠相连,东南与阳关镇龙勒村接壤,是全民所有制林场。